「評論家」可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吉松隆
─要作「樂評」單是擁有「聽音樂的耳朵」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擁有根據什麼樣的「視點」什麼樣的「意念」下來做批評、介紹的「思想」。─ 註1.
不過... 對於INCEPTION,敝組織有些意見。
這表示(缺乏人性、表達能力不足的)白癡聯盟再次不懂裝懂了,
於是我們準備了24罐一箱裝的朝日,一邊暢飲、一邊胡說八道。
不能夠走直線的酒精中毒者的言論,
不小心看見的善良人士我們只能說抱歉。
我們正是一群喝瞎的潑婦罵街。
關於部片一開始遇到的問題,是一般和數位版本的差別。
受到AVATAR的影響,加速知名廠牌戲院提升硬體設備,縮短了城鄉差距,
組織所處的窮鄉僻壤也得以觀賞到數位放映版本的影片,
據了解,數位版本和一般膠捲放映的差別如下:
- 最大的不同是影像畫質,數位版本較優。
- 兩種版本間的價格相同。(向S.S.詢問)
《銀魂》第六十訓
光靠片名是無法體會電影本身有趣之處的
タイトルだけじゃ映画の面白さはわかんない
結果一開始,我們硬是從片名著手。
這個字一般在字典裡就是翻作開始、開端,
之所以片商取了"全面啟動"這個名字。
結果這個字在故事中被翻成"植入想法"。
這個差異,我們用一個趣味的單字學習法解析:
In-cept-ion
字首In 在這裡表In,On之意
字根cept 拉丁文原意是Take
字尾ion 表名詞 註2
Inception = Take In
Take In = Absorb = 吸收
根據朗文字典對於Take (sth.) In的解釋:
to understand and remember new facts and information
─就新事實與資訊之瞭解與記憶。註3
再不然下面這個內地網站說得也不錯,雖然我們翻左、翻右看得不太懂。
電影INCEPTION標題的豐富內涵。
透過預告片,原先以為和98年的極光追殺令(Dark City)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事後覺得,兩者間存在著夢境與現實間遙不可及的差距
INCEPTION裡對於場景的改變是虛擬改變,
Dark City裡卻是實質的改變
這樣的差距劃分開全面啟動和極光追殺令
這分明就是一段廢話。
Joseph Gordon-Levitt
相當亮眼,有別以往稚氣的角色
在全面啟動中展現俐落身段,還有獨當一面的智慧
相信可以因此得到更多觀眾的青睞,
或著是在觀眾為主的獎項有出頭的機會吧
Ellen Page
就像在Juno和Hard Candy一般,她還是演個聰明伶俐的學生...
而且說真的他走路的姿勢實在很Ellen Page!
Cillian Murphy
自從蝙蝠俠開始就不間斷的出現在影片裡的英倫演員,
和Michael Caine一樣,這導演好愛用他們倆。
Talulah Riley
最驚奇的花瓶配角,一開始看覺得像,後來證實真的是他。
St. Trinian's第一集的轉學生,St. Trinian's第2集的Head Girl。
但是說真的一個該清純的人硬是要他妝扮成熟,總是感覺不太好。
Lukas Haas
好久不見耶!
第一次見到數位放映真是不得了的驚喜,
生平第一次的細緻畫面,還有漂亮的色調。數位版真的有差。
邊緣的銳利度真是爽快。
視覺效果上預告片幾乎已經把最大的場面披露,但是組織一致認為,
最令人感動的畫面絕對是立體化Penrose物體(或是M.C. Escher畫作)的場面。
音效更是整部片的靈魂,
延用Dark Knight的聲效總監Richard King,下次的學院獎說不定又是他們拿去。
我們心目中聽過最感動的環場音效是98年的Phantoms。
環繞的音效到背後都聽得到,讚透了。
動作場面是出乎意料的豐富,原本假設這部片是Gattaca ('97)的風格,
沒想到槍戰場面一幕接著一幕,加上剪輯編排得相當緊湊,
呈現概念之外又能取悅觀眾,手法相當高明。
但是一些手持攝影機的運鏡真是差點看到頭昏。
雖然網路上很多解釋劇中夢境作業的文章,好像真的有那麼難懂。
但是組織的觀賞過程在劇情上倒是沒有遇到困難。
故事呈現簡單明瞭,
最後一幕可說是畫龍點睛的神來一筆。沒了那一幕,整部片只是一般的情節緊湊懸疑科幻動作片吧?
但話說回來,我們憑什麼?
《銀魂》第四十八訓 小腿上有傷的人非常多話
註1, 吉松隆;古典音樂就是這樣子;第133頁,第134頁。
註2, 近日境內由於某爆料雜誌刊登之封面造成各家媒體爭相報導之一連串新聞中,
其中之一補教機構極力推廣中產品。
註3, Inception在上一註說明之機構出版品中,字首In被解為On之意。
關於此點敝組織並無查證的膽量與面子。